人生是什么?人生的定义又是什么?如果要我定义人生的话,我会把它比喻成一杯即冲即喝的咖啡,人生就是这么短暂,自己去倒进咖啡,加热,喝光,这一切一切仿佛需要几十年的光景,却又仅仅与我们擦身而过,能让我们闪光的机会并不多,当那稍瞬即逝的火花还在燃烧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也很应该去抓住它抓紧它,又怎能放手呢?
因此我选择了我的第二年插本考试,虽说第二年那肯定有第一年了,如果第一年就通过还需要第二年吗?这要追朔到2004年的三月份,那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点,记得一月份的时候怀着复杂的心情过了一个痛快的新年,够痛快了也为后面的考试埋下了一枚炸药,记得2月初回南海学院的时候学院领导还专门为插本开了一个惊人的动员大会,怎么惊人?由彭院长的口中公布了报考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的广东考生居然有6000人以上,而全部专业的录取名额却不到250个,那是怎么样的惊人比例,虽说这样是比较客观地公布了报考名额,让有心人能够提起积极性,背水一战,但是报考的云云考生中大部分都没有那种想法,抱着家人的期望,带着尝试的心态,有着别人报考自己也要报考不吃亏的想法报考了2004年的插本考试,但是就是有着这么单纯的想法却不在学问上下工夫明显也只是充当参与者而已。作为参与者在这惊人的数据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我最清楚在场的考生中有至少6成的人带着唉声叹气不情愿地走出了多媒体教厅,也许这场动员大会激励了一部分人,但更多的是打击了大部分人,至少当时我的想法是再努力我都考不上,毕竟一定有比你更努力的人。在往后的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我开始拼命地复习五门考试科目,但是一想起客观的考试人数我的动力就好象全无,不过做人还是有始有终,既然报考了就必须努力直到考完为止,虽然是努力一个多月,但是在一天一天,一秒一秒的时间流逝的过程中我渐渐感觉到要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一个月明显不够,但是时间就是那样的紧迫,就只能对大体的把握,并不能细分下去完成细节的复习,这样的后果果然体现在考试上了,本来应该做对的基础题目也发现由于没有复习的原因不会做或者乱做,但是总体上感觉还是可以,考完后的确真的可以松气了。然而,315分这个分数似乎不足够让我可以顺利考上本科,果然当南海学院的分数线公布了的时候,我真的再次与本科擦肩而过,325分这个好象比其他学校高了将近30分的分数线却离我那么相近但又是我达不到的,我当时是那么彷徨,那么无奈。如果是远远低于分数线的话我根本不会想到过有如此大的反差感,但是实际情况确是那么相近而你又够不着,人生最痛苦莫过于此。这个沉重的打击让我看清楚了自己的实力,看清楚了插本的内幕跟真相:就是无论一间学校有多少人报考,你身边有多少竞争者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过了省教厅划的那条分数线,万事有商量。之前即定的名额是浮动的,可变的,前提是你必须跨越那条很实在的分数线。
考虑到自身的特质,也曾经有过放弃本科的想法,但是自己明明是本科的料子却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本过不了自己心中那渴望成为本科生的关卡。因此,专科毕业后我一直有着这个目标,就是下年无论如何都要重新来考多一次,证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对的,本科值得我这么去做。在经过半年的辛苦工作后,对社会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经验后我毅然辞掉了一份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工作,把身心跟精力都投进了2005年三月份的插本考试,这次再不能像上次那样把时间压得那么紧,因此我花去三个月的时间去复习我的插本考试,有足够的时间我的很多细节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而且在辅导班上有很明确的复习资料,这都让我明白不少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究竟怎样解决,把上一年遗留下来的问题好好清理一片,往后就是融会贯通培养解题速度和融合做模拟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跟效率,只有在对书本知识掌握清楚了解彻底的情况下做模拟题才可以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高密度的应试模拟考。其实准备这样跟正式考试同样的题量和对自己做题时间的测试真的很有效果,把做每一次的模拟题当成真的考试那样的心情去做,既锻炼到自己的能力又体现出自己薄弱的地方。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全国专升本的考纲跟相应的题库,都比较切合广东这边的考试要求,本人觉得无论什么考试也好,而至于我们大学英语考试也好,或者未来的研究生考试也好,都没有所谓的捷径可以走,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也许我们需要上相应的辅导班,不过没有基础的前提是行不通,把辅导班看作是上线的砝码也太主观了,毕竟每年有成千上万人上辅导班,但是真正考上的却不是全部,也不是80%,也许连50%也没有,因此在看中资料题库的同时也要好好的看书,这才是根本所在。
本人已经于2005年的插本考试中顺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终于完了自己的本科梦,往后还要考取研究生学历,或者考取职称资格认证,都还是未知之数,建议大家还是带着与时俱进的状态准备好自己的人生的,本科不一定是大家的去路,插本也不一定是专科生的我们的唯一选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悟其上下而求索”,在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在演讲中说过:“假如我心爱的太太拿了一杯浸了毒药的咖啡给我喝,我会很享受地把它喝光。”人就是有这份坚毅,有这份执着才成就了那么多的佳话,或许对本科的执着是我考上的动力跟源泉,那么你的动力跟源泉是什么呢?把它发掘出来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潜力。以上是我这一年多从失败到最终考上本科的过程,希望大家可以互相指点,互相探讨,也希望能给予其他人一点启发
|